
招商的含义及类型
那么,招商具体来说有哪些类型呢?从招商主体角度,可以分为政府招商和企业招商;从目标客群的角度,可以分为商户招商和产业招商。不同种类的招商活动背后得到的资源支持、招商的目的、影响范围存在差别,也意味着工作内容、工作策略的存在巨大差别。
政府招商通常的说法是“招商引资”,典型的政府招商在投资驱动型经济体中,确实主要是为了吸引投资。政府招商具体怎么做具体可以可以参见《招商引资十招》(链接附本文后),这里不做过多讨论。企业招商指的是园区运营方(民营企业或者政府平台公司)作为招商主体的招商活动。二者之间的区别通常是巨大的,政府招商有强大政策资源、产业配套的支持,而企业招商相比而言可能就少很多。
而产业招商与商业招商区别大致是产业地产与商业地产的区别(当然在产城一体化的当下,产业园区的招商也必须做一定的商业招商)。二者招来的客户具有本质的不同:产业招商的“商”是生产商,商业招商的“商”是是直面消费者的服务商。二者开发运营商的基因也不一样:最开始的产业地产开发运营商通常是具有政府背景或者产业背景;而商业地产开发运营商通常是住宅地产开发商转过来的。
招商需解决三个核心问题
从根本上讲,产业招商这项工作要解决三个问题:卖给谁、卖什么以及怎么卖,分别代表了客户定位、项目定位和招商策略。这三个问题可不仅仅是招商工作需要解决,其实是我们面对一切商业问题都必须解决的问题,所以才说是三个核心问题。
这三个问题与著名的商业模式画布的分析思路如出一辙。起点是客户分析,终点是实施方案。
招商体系搭建的五步曲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这五部分内容是有有内在的逻辑关系的,所以我们在这里才称他们为五部曲,确实需要一步一步做的。当然,一个好的招商体系并不是一个静态的方案,而需要在真实的实施过程动态调整。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拿地时的产业定位是为了拿地,真实的产业定位是需要根据市场情况做调整的。
第一步,明确招商体系中的产业定位
严格地说,这一步并不是招商工作的起点,但产业定位确实对招商工作产业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完整的招商体系还是需要做一定的产业定位分析。
产业定位分析的结论是园区主导产业定位,还包括区域竞品情况、是否存在去化重合期等问题。
主要需要讨论三个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自身资源和优势分析 同一片园区,万科、清华和美的分别做可能会做出完全不同的。这三家企业也是代表了做产业园的三种不同门派:万科是典型的住宅地产开发商,他的优势是拥有非常成熟的地产开发经验,劣势是没有充足的产业资源储备;清华(例如清华启迪)作为中国高等学府的顶峰,拥有丰富的校友资源储备、研发资源导入能力等;美的做产业地产的优势就在于其深厚产业背景,对实体产业的需求更深刻,产业资源储备也更充足。这三家截然不同企业去做同一片园区,那么在主导产业、客户群体、招商策略和推广渠道和服务体系等方面应该是差别很大的。
第二部分产业发展背景 主要是到分析产业发展大趋势、产业政策、产业导向等,该部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是相对容易的部分,一般而言是可以从公开信息员获得众多来源找到丰富资料的。这里也不过多赘述。
市场竞争研究还必须对区域产业园的竞争情况进行摸底,包括区域产业布局的特点区域内竞品发展状况(主导产业、入住率、租金等问题)。
说明:以上内容主要来自于“知乎”呆鹿老师的live课程,中间融合了笔者自身思考和体会,如有错漏恳请批评指正。
附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