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社区是指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安全、舒 适、便利的现代化、智慧化生活环境,从而形成基于信息化、智能化社会管理与服务的一种新的管理形态的社区。
智慧城市概念提出
自IBM于2008年提出“智慧地球”和“智慧城市”概念以来,与“智慧城市”一脉相承的“智慧社区”也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兴起。
在我国,智慧社区作为城镇化发展的新战略以及社区管理与服务的创新模式,近几年的持续火热。其背景不仅是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不断成熟,我国各级政府的持续政策推动也是重要催化剂。
各级政府持续发布相关引导文件促进智慧社区规范化发展。据不完全统计,这些文件主要包括:
以百度关键词搜索指数为例,我们对比了“智慧城市”和“智慧社区”两个关键词发现。智慧城市的搜索指数从2012年以来快速提高,而且一直保持了较高的关注度;智慧社区的搜索指数从2012年以来保持缓慢提升趋势,到2017年底达到最高值。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的同时“智慧城市”和“智慧社区”的搜索热度同时再次升温,体现了新形势下,人们对于“智慧化”管理的需求提升。

科技公司(电信服务商、互联网巨头、物联网企业、安防服务商等各类)、物业公司、地产开发商纷纷入局:
第一类是系统集成商,包括神州数码、中国电信等运营商、平安、阿里、腾讯、百度、华为在内的巨头型解决方案商,负责拿下整个智慧社区/智慧城市大单,然后将细分业务分给合作伙伴;
第二类细分赛道入局的科技公司,如特斯联、爱物管、城云科技、竹间智能、辰安科技和的卢深视等,他们可以被集成,也可以选择独自服务政府和社区;
第三类是物业公司 ,它们是智慧社区建设中比较特别的一个存在, 既可以做甲方,也可以做乙方,但物业公司一般缺乏自主科技能力,所以也是购买信息化、智能化设备和系统的主体,是科技公司的甲方,而且大型物业企业(如万科物业、碧桂园服务、绿城服务、彩生活、中海物业、中奥物业等)很早就开始使用科技手段应用到;
智慧社区领域参与者众,且各方目的、能力和配合度各不相同,这让在萌芽状态的智慧社区建设难上加难。所以各方开始思考跨界合作,如万科物业与眼神科技合作、碧桂园服务与腾讯合作、美的置业收购欧瑞博科技、绿地投资城云国际和涂鸦智能、百度小度联合碧桂园服务。
在目前的智慧社区建设过程中各大主导方其实都忽略了,智慧社区建设运营中最重要的利益方应该是物业公司。物业公司直面社区居民,是社区居民流量的直接入口。而物业公司智慧社区的利益诉求除了降本增效之外,最基础的需求就是提高物业服务满意度,其底层逻辑是物业公司作为社区居民雇佣的社区服务“总包方”,居民决定雇佣与否的关键决定因素就是其服务是否得到居民认可,因而是否能够提高物业服务水平是物业公司考虑是否采用各种智慧社区技术手段的主要考量因素。
这里主要引用国内物联网巨头特斯联副总裁谢超的一段叙述:
3.智慧社区建设融资难解,运营商业化前景不明